病的痛是“破坏”的痛,而疗愈的痛是“修复”的痛
病是痛的,疗愈也是会痛的。
WELLNESS INSIGHTS BLOG健康新知博客
10/2/20251 分钟阅读


病的痛是“破坏”的痛,而疗愈的痛是“重建”的痛。
虽然感觉上都是痛,但它们的根源、目的和意义截然不同。
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:
1. 病的痛:来自“破坏”与“入侵”
这种痛是身体发出的警报和直接损伤的结果。
警报信号:当你被细菌感染,或者组织受伤时,受损的细胞会立刻释放出各种化学物质(如前列腺素、组胺、缓激肽等)。这些物质会刺激神经末梢,向大脑发送“疼痛”信号。这种痛的意义在于:告诉你身体某处出了问题,需要你采取措施(比如把手从火炉上缩回来,或者去看医生)。没有这种痛,我们可能会忽略严重的损伤,危及生命。
战斗的代价:当病原体(如病毒、细菌)入侵时,你的免疫系统会全力应战。这个战斗过程本身就是“发炎”。
红、肿、热、痛:免疫细胞和体液涌向战场,导致局部充血(红、热)、组织液增多(肿),而肿胀会压迫神经,以及战斗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,都会直接引发疼痛。
全身性疼痛:免疫系统还会释放一种叫做“细胞因子”的化学物质,它们可以作用于大脑,引起全身肌肉酸痛、乏力、发烧等。这是身体在集中能量用于战斗,让你感到“病”的痛。
所以,病的痛,是“敌人”造成的破坏和身体“拉响警报、进行防御战”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副作用。


2. 疗愈的痛:来自“清理”与“重建”
当急性战斗结束后,身体进入修复阶段。这个阶段的痛,是“建设工地”的动静。
清理废墟(炎症后期):战斗结束后,战场上留下了大量的死细胞、病原体尸体和受损的组织。免疫系统(如巨噬细胞)需要继续工作,像清道夫一样把这些“废墟”吞噬、清理掉。这个清理过程依然伴随着炎症反应,因此仍然会感到肿痛。
重建家园(修复与重塑)
组织修复:身体开始产生新的细胞和组织来填补缺损。比如,伤口愈合时新血管的生长、肉芽组织的填充,骨折后骨痂的形成。这个过程中,会有很多细胞在活跃地分裂、移动,局部代谢非常旺盛,也会产生一些刺激物,引起酸胀、痒或刺痛。
瘢痕与重塑:身体会用胶原蛋白等物质快速地把缺口补上,这就是瘢痕。但最初的瘢痕组织是杂乱无章的,功能不好。接下来,身体会对其进行“重塑”,把杂乱的纤维整理得更有秩序。这个过程中,可能会因为纤维的收缩和牵拉而感到僵硬和不适。
所以,疗愈的痛,是“重建工程”中清理垃圾、施工和装修所产生的动静。它标志着身体正在积极地修复自己。


总结
所以,虽然病和疗愈都伴随着痛,但它们的本质不同:
病的痛:是 破坏、入侵和警报 的痛,是身体失去平衡的信号。
疗愈的痛:是 清理、重建和希望 的痛,是身体努力恢复平衡的过程。
💬 为健康迈出第一步
如果你正经历持续的疼痛,不确定这是破坏性的痛还是重建性的痛,别再犹豫。
👉 立即联系专业健康顾问,获得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。
📲 通过 WhatsApp 预约咨询: 012-9528076
Bio Young Wellness
Look Young, Feel Young, Stay Young
联系我们
Bio Young Wellness Sdn. Bhd. @ 2024. All rights reserved.
support@bioyoungwellness.com





